欢迎来到湖南洞庭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!

湖南洞庭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

联系电话:

0730-2268406

央媒看湘阴|人民网:打造“长株潭”通江达海新引擎

 湘江北去,在与洞庭湖交汇处的虞公港,一片繁忙景象。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货轮有序进出港口,岸边的装卸设备高效运作,将各类物资快速转运。

货船有序进出港口。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

▲货船有序进出港口。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

  虞公港地处湘江入洞庭湖河口、湘资沅澧“四水”交汇处,南距长沙霞凝港69公里,北距岳阳城陵矶87公里。这使其不仅能成为长株潭“通江达海”最便捷的大码头,还能为益阳、常德等周边地区货物集散提供便利,促进长株潭都市圈与长江经济带的紧密对接。

 “虞公港常年水深4米以上,常年通航能力5000吨级、丰水期10000吨级以上,不受湘阴至长沙航道每年近4个月枯水期的限制,大大提升了港口的通航效率和运营时间。”湖南省虞公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惠宏说,这座新兴港口正以蓬勃之势,成为长株潭地区通江达海的关键枢纽。


虞公港港口旁的门座式起重机。郭欣悦摄

虞公港港口旁的门座式起重机。郭欣悦摄

 “过去矿石运输需多次周转,如今大型货轮直靠码头,运输成本降低20%以上,时间更快。”倪惠宏一边轻点数控大屏一边介绍,“货轮空船返程时还能装载本地砂石运往下游,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,提升了企业竞争力。”

  据测算,自2024年9月30日虞公港试运营起,货物周转效率提升了35%,单位物流成本下降20%。


虞公港智慧一体化服务平台。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

虞公港智慧一体化服务平台。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

  除了降本增效,虞公港在保供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在2023年洞庭湖遭遇历史罕见干旱,水位较常年同期低6.2米时,虞公港提前启动斜坡码头散货作业,单日最高完成10万吨货物水陆中转,保障了长株潭地区矿石、钢材等生产物资供应。


白色气膜仓。受访单位供图

白色气膜仓。受访单位供图

  步入虞公港,几处形似“白馒头”的建筑十分吸睛。

 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,虞公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十分注重绿色与智慧发展。”倪惠宏介绍,远处的建筑叫做白色气膜仓,有近8万平方米,这种全球领先的环保仓储系统采用双层膜结构,可将粉尘排放降低98%,同时配备智能温控系统,能耗较传统仓库减少40%。此外,园区内还有78个高清摄像头组成的“智慧渔政”系统24小时监测水域,一旦发现油污或非法捕捞立即自动报警,有效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。


俯瞰虞公港。受访单位供图

俯瞰虞公港。受访单位供图

  依托虞公港的建设,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正加速崛起。开发区按照“一港双园”空间布局规划建设,其中虞公港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3.42平方公里,将重点打造港航物流商贸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新型材料、临港保税服务四大产业集群;金龙产业园则在8.18平方公里范围内,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(先进储能)产业,承接长沙产业外溢,打造全省产业链延展与转移的先进制造业高地。目前,已有众多企业签约入驻,一个千亿级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。

 “随着二期、三期工程的推进以及集疏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,虞公港有望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物流节点,为湖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,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”倪惠宏笑着说。(人民网“行进中国”湖南调研采访团:记者吴茜薇)